12月8日,《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試行)》(下稱《在線輔導計劃》)于線上啟動,2022年1月1日起,全市646所學校33萬余名初中學生,將可免費接受在線輔導。除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外,周一至周五每天18時至21時,北京市所有初中學生都可享受在線輔導服務,輔導學科涵蓋語文、數(shù)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等9門課程。
“十三五”期間,7萬余名初中學生接受輔導,累計輔導次數(shù)200萬余次,時長30萬余小時,師生對在線輔導的滿意度均在90%以上。
針對近期引發(fā)的關于“官方補課”的熱議,北京市教委也給出了官方回答?!霸诰€輔導計劃并不是‘在線補課’,也不是組織學生上線開展簡單的重復學習?!?“雙減”后,學生九成的答疑輔導需求在校內已經獲得了解決。
“在線輔導計劃是與校內供給相配合的公共資源,意在為初中生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特色分類輔導,細化到學科內部和教學專長。我們希望家長和學生理性地看待在線輔導,在確實有需求時,科學使用平臺提供的服務?!?/span>
此次在線輔導項目共有四種形式,分別為一對一實時在線輔導、一對多實時在線輔導(互動課堂)、問答中心和微課學習。
其中,在互動課堂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提前設定在線輔導專題、可預約的時間段同時面向多名學生開展實時在線教學和輔導,授課后錄制的課程可供學生回放學習。單次輔導時長不超過30分鐘,教師連續(xù)兩次開課間隔不能少于10分鐘。
同時,為響應“雙減”相關文件號召,基于保證學生學習效果和保護學生視力等考慮,在線輔導服務平臺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合理控制學生連續(xù)線上輔導時間。
在線輔導計劃實施所需經費分為項目實施經費、組織管理經費兩部分,由市級資金保障。項目實施經費用于在線教師的輔導勞務費。按照每個積分10元計算輔導勞務費。
學生和老師是一個互選機制,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問題可以自主選擇教師,也可以通過系統(tǒng)推薦匹配特定專長的教師,展開輔導。
在線輔導計劃要求教師輔導結束后,也需對被輔導學生、輔導問題等進行必要的在線標記和反饋。一對一實時在線輔導結束后,在線教師要對被輔導學生進行評價,滿分為10分。系統(tǒng)自動記錄每個學生每個月在線學習時長、所支付的積分、對教師的評價、教師給予的評價以及其他在線輔導行為等信息,并計入學生數(shù)據(jù)庫。
針對網(wǎng)上流傳在線輔導項目老師每學期在線授課滿5000積分即可獲得5萬元的收入這一熱議話題,北京市教委回應稱,“實際并不是網(wǎng)上傳的那樣。教師在平臺上提供服務,還有一個學生選老師的過程,被學生選中才能得分,并不是提供了服務就一定會被選中。5000分這個值只是理論上的數(shù)值?!?/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