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yī)藥衛(wèi)生界教育界委員時表示:“教育,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能過于注重分數。分數是一時之得,要從一生的成長目標來看。如果最后沒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span>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素質教育作為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根本任務。中國有3億多名青少年學生,其素質的提高,事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事關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表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彼覈鴳椃P于“國家培養(yǎng)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規(guī)定是完全一致的。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舉行,會議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發(fā)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
素質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所以在培養(yǎng)下一代的時候,除了關心孩子的學業(yè)和分數以外,還應該多關心孩子的綜合素質教育培養(yǎng)。
然而現實中不少學校和家長覺得只要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就行,唯分數論,卻忽視了孩子的素質教育,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在傳統應試教育中,一些地方和學校奉行升學為本,考試為先,一切教學瞄準考試進行,所有工作圍繞升學開展,考試由手段變成了目的,學校教育只剩下一張成績單。老師和家長比起學習的過程,更注重結果。在普通的課堂中,為了升學率,老師備課的重點要圍繞班上大部分學生的水平,所以會出現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提升空間不大,學習差的孩子跟不上進度的現象。在唯分數論的應試教育下,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家長和老師沒有給孩子做疏導,沒有及時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那么出現一些令人痛惜的慘案。
法研堂認為,目前教育領域存在的唯分數、唯升學論短板問題急需解決。在學校學習成績是重要的,但是出了學校,能力比成績更重要。否則對教育生態(tài)、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極為不利。將會嚴重阻礙了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提高,必須切實加以重視。
如何解決阻礙青少年素質教育提高的困境,可以看到,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將是中國青少年課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實踐基地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開展體驗性學習,從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等內容。
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f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要求,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高中學校和高等學校要將考核結果作為畢業(yè)依據之一。推動將學段綜合評價結果作為學生升學、就業(yè)的重要參考。
2020年8月,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意見的通知中提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訓練、競賽活動,擴大校內、校際體育比賽覆蓋面和參與度,組織冬夏令營等選拔性競賽活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支持社會力量進入學校,豐富學校體育活動,加強青少年學生軍訓等方式來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fā)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2020年9月,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211號建議的答復“關于出臺學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建議”著力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和法治資源教室建設,發(fā)展和推廣參與式、場景式、體驗式教學方式。
法研堂積極響應“關于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意見”的號召,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建設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為新時代青少年學生素質教育發(fā)展貢獻力量。推動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將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加快發(fā)展素質教育,青少年通過實訓將逐漸增強團結和鍛煉意識,培養(yǎng)他們熱愛勞動、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品德;通過綜合實踐得到合作、創(chuàng)造、成功與快樂的體驗,有助于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自主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
法研堂倡議,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素質教育不是針對部分學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fā)展的“全面教育”。不是追求升學率的“被動教育”,而是鼓勵學生熱愛學習、創(chuàng)新思考和樂觀生活的“主動教育”。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導方式,積極探索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滲透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家庭以及全社會,都要提高認識,形成合力,切實推進綜合素質教育的健康發(fā)展。